生老病死,谁也抗拒不了这自然规律。近年来,殡葬改革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。这几天来,江西殡葬改革就再次跃入了人们眼帘,成为了互联网上关注的焦点。其中一段网上视频就显示,今年夏天,江西多地出现“抢棺砸棺”的场景:执法队进村入户,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,成百上千副棺木,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,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,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。
生死事大。“入土为安”,在很多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。当然,土葬也并不纯粹就是挖坟埋人,其背后有着一整套乡村秩序,在乡风传承中有着一定的作用。只是凡事最怕跑偏,诸如焚烧纸钱、大操大办等殡葬陋习,都备受人们诟病。先前也有统计数据显示,如果在殡葬时沿用传统方式土葬,每年就要占去10万亩土地,浪费2000万方木材,还有大量石材、水泥等等,让人触目惊心。
实行殡葬改革,保护生态环境,势在必行。2016年2月,民政部等9部门也曾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》,确立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、注重引导和创新发展、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相结合的基本原则。当然,各地有各地的情况,也就已经决定了虽然推行殡葬改革有助于保护青山绿水,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但却需要循序渐进,需要有序推进。
推行殡葬改革,绝不能“一刀切”。比如,《殡葬管理条例》就规定:人口稠密、耕地较少、交通方便的地区,应当实行火葬;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,允许土葬。再加上
受多种因素影响,在一些地方封建社会传统习俗影响深厚,民间土葬风气依然存在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把握殡葬改革的进度和尺度,分阶段、分层次地往前推进,绝不能盲目地一刀切。当然,也不能放任自流。
“改头换面易,移风易俗难”。殡葬改革主要在于改变人的观念,其显得更加艰难。事实上,延续千年的殡葬文化也自有其强大的韧性和惯性,实行殡葬改革必须因势利导,多一点耐心和智慧。前段时间周口平坟事件叫停后,一夜之间众多坟墓“重现”就证明了这一点。派所谓的执法队进村入户,在群众围观下用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堆积如山的棺木,既达不到改革预期也损害了民众利益。
思想改变是个长期过程,这也已经注定了传统殡葬观念的变革将会是一场漫长的征程。当然,殡葬改革具体实施中也必须谨防一个误区,就是上面好的政策被下面执行歪了。从实际情况出发,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消除传统思想观念对民众的束缚,探讨对主动采用火葬、“生态葬”的家庭给予经济奖励等等,都比简单粗暴的方式更有效果。总而言之,殡葬改革利国利民,但好政策却不能被执行歪了。
责任编辑:董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