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> 殡葬文化  >> 世间百态  >> 查看详情

祭奠方式要多样化让大海成为我们永远的故乡

来源: 重庆殡葬网  日期:2018-09-18 10:46:22  点击: 
分享:

     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介绍,铁路首个清明节运输方案3月28日出台。自4月3日至4月6日,清明节运输4天时间,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,日均410万人次,同比增长24.1%.

    清明扫墓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文化,通过祭扫活动,寄托今人对已逝先辈故人的哀思。清明扫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活动,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。然而,集中于清明时节的扫墓活动,则可能演变成如赶集一般,带来诸如交通拥挤、防火安全隐患的社会问题。

  今年清明节首次实行法定假日,为清明祭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,随之而来的客流高峰加剧了交通运输的紧张。其实,人们表达对已逝故人的哀思可以有多种方式,不必躬行到墓前。不然,十几亿中国人全都要疲于奔波至墓前祭扫,那岂不就是一次“春运”吗?笔者认为,清明扫墓不妨多些方式。据3月31日新华社报道重庆的天堂之家网站的“网络祭祀”悄然在重庆市民中兴起,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上为故去的亲友建立纪念馆,并可以点烛、献花、祭酒等,以示对故人的凭吊和怀念。

  细想一下也是。相对于那些因远在海外,或体弱多病,或年老身边无子女的人们来说,无法在清明时节祭扫先人,内心伤感不安。“网上扫墓”则可以帮助他们履行形式上的祭扫仪式,也体现亲情的表达和对传统的尊重,让那份无奈之痛不再存在。

  尽管有不少人对“网上扫墓”等嗤之以鼻,但只要严格规范,形式上的祭扫并非与内容上的表达产生更多的错位和背离。进一步说,只要我们对先人保存那一份敬畏,不管采取何种祭奠形式,即便是不去,也未必就会影响亲情传播。

    阴天,细雨。伴随着一声低沉的汽笛声,“伶仃洋3号”汽船从香洲港码头缓缓开出,驶向碧波浩瀚的大海深处,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舱,如泣如诉。昨天上午,在珠海市香洲区民政局的组织下,来自12户家庭的41人参加了我市今年的“骨灰撒大海”活动,片片五彩花瓣伴随着骨灰融入碧波,18位逝者从此长眠于大海。【据4月2日《珠江晚报》】

    海葬,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字眼,把骨灰撒向大海,让亲人的灵魂和海天同在,这不仅是安放亲人英灵的最好方式,也是一种最节约,最环保,更是一种最人性化的安葬方法。我们人类的生命起源来自于大海,而故去又回到大海的怀抱,正像一位支持者所言,广阔大海海水相通,只要有海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拜祭,甚至只要看见水源,就能寄托缅怀之情,不管是对故去的亲人还是对活着的人,恐怕没有一种方式能比海葬更理想,更浪漫,更能寄托哀思之情了。

    正因如此,海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,在沿海国家,特别是在日本,海葬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安葬老人的主要方式,而在国内,到今年3月底为止,上海已举办100次骨灰撒海仪式,共为1.3万余人海葬。而连云港市更是将开辟一个海葬纪念区,建海葬纪念长廊,将海葬者的姓名、出生日期、死亡日期与海葬时间等镌刻在墙壁上,供逝者亲友悼念。连处在内地的郑州市也从去年开始鼓励市民对逝者进行海葬,并已有23名亡灵魂归大海,今年更是早早做了准备,死者家属报名参加海葬的更是络绎不绝。

    因为受传统“入土为安”风俗影响,虽然已经提倡了很多年,但是直到今天参加海葬的和实行墓葬的相比仍然有很大距离,能够接受的还很有限,这显然是一种观念的问题,而在土地、资源和环境相对紧张和恶化的今天,我们的观念必须改变。从国家来说,海葬对土地的占用率为零,是最彻底的节地葬;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,推广海葬,不仅体现移风易俗的先进殡葬文化,同时,也是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积极回应。而从家庭来说,实行海葬比墓葬将节约很多丧葬资金,据一些城市参加海葬的人介绍,就是内地假如一个家庭两个亲属送一位逝者,登船、撒骨灰费用为800元,加上吃住费用,花费1200元左右。而像靠近大海的珠海等地,费用更低。同时也省去了长期的维护和存放的费用,而祭奠起来更为方便,更利于故者永远安息。

    安葬故人是我们活着的人一种表达哀思的方式,一种心情,也是一种文化,而这种文化就要不断的更新和补充,怎样用更文明的方式,更简单的方法,更能表达哀思的做法,让生者幸福让死者安息,应该是当前我们每个人值得思考的问题。而海葬就是在目前现实条件下一种最佳的选择,让大海成为我们永远的故乡,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生者和死者的共同愿望。

相关

    暂无信息